由萬海航運、吉洋船務、光華理貨、基信理貨、新速運輸等公司共同成立的「台基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與基隆港務局完成簽約,以推動「基隆港西二十九-三十二號碼頭後線土地合作投資興建倉棧設施暨經營自由貿易港區業務案」,根據評估,這項投資案除可增加基隆港西岸貨櫃作業量達二十點五萬TEU以上外,還可提供二十六萬 CBM(立方公尺)的儲位容量辦理多國拆併櫃與物流作業,預計可創造的產值達新台幣十一億元。
基隆港務局為因應航運與產業發展需要,達到建設基隆港成為高附加價值物流港的政策目標與進一步擴大「基隆港自由貿易港區」的設置功能,除將倉棧設施整理後辦理出租外,並針對外港區西二十九至三十二號碼頭後線約八公頃土地的使用功能重新定位後公開招商投標,評定由萬海航運為最優投標人,隨後雙方陸續再依招標須知進行議約。
萬海在獲評定為最優投標人後,即邀集吉洋船務公司、光華理貨企業公司、基信理貨企業公司、新速運輸倉儲公司及長春資產管理開發公司共同成立「台基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並於日前與基港局完成簽約與履約保證金(新台幣四千五百萬元)繳交等相關作業。
台基物流公司期望在物流市場的國際競爭能夠勝出,因此希望藉由加入基隆港自由貿易港區,加速區內貨物自由流通,簡化通關作業,以提升基隆港整體作業效率與服務品質,同時配合基隆港的政策與定位,營造基隆港貨櫃作業量蓬勃發展的契機;此外,台基物流公司也希望以「境內關外」的規劃概念,使區內商業貨物活動可享有關稅優惠與保稅流通,以吸引廠商投資進駐,以達降低其生產成本的效益。
萬海表示,面對貨櫃運輸全球化,航線軸心化與船舶大型化趨勢,加上近年來國際港口裝卸量大幅成長,幾乎都有新碼頭投入營運,而基隆港目前貨櫃碼頭已近飽和,又有水深不足的問題,港口的浚深作業及後線場地的擴充,使俾利於主、次要航線多艘船舶可同時作業,以因應航商基地大型化的相對需求,已成為當前重要課題。
台基物流規劃經營方向,朝向國際物流中心業務、貨櫃集散業務、貨櫃倉儲運場相關業務及與港埠相關的倉棧作業業務等;根據台基物流公司的營業計劃,除了將依招標須知規定承接外港區目前尚由基港局經營的雜貨進倉業務之外,亦已配合基港局提早引進物流業務與擴大物流面積需求,將於第一開發階段立即經營物流加值業務,並將該階段倉庫儲位面積由四千平方公尺彈性增加至六千平方公尺,同時於第二開發階段再興建另一座儲位面積達五千平方公尺的倉庫,以配合未來業務發展需要;此外,該公司亦將配置門式機、跨載機、堆高機、及物流作業機工具等,以因應物流加值及貨櫃集散轉運等相關業務作業需求。
有關基隆港西二十九-三十二號碼頭後線土地合作投資興建倉棧設施暨經營自由貿易港區業務案的總投資額,經過該公司評估後,已由原規劃的三點三億元,大幅提高為六點一五億元,就投資效益而言,除可增加基隆港西岸貨櫃作業量達二十點五萬TEU以上外,另可提供二十六萬 CBM(立方公尺)的儲位容量辦理多國拆併櫃與物流作業,預計可創造的產值達十一億元。